596
1、建立公寓文化,多发掘公寓的文化意涵。公寓是同学们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建设公寓文化首先要挖掘公寓丰富的文化功能,使公寓从单一的物理寓所变成多元的精神居处。公寓管理员是公寓的文化符号之一。一栋公寓楼就像一个社区,公寓管理员就是这个社区的守护者。应当服务学生,像亲人一样关怀学生。
2、自主建设公寓文化。公寓文化建设需要同学们自己参与公寓生活管理。公寓生活需要自主自理,公寓文化需要共建共享。自主性和参与性既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创意源泉,也是消化矛盾的良药。同学们可以民主有序地积极参与公寓管理。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有利于融合各方诉求消解矛盾,又有利于同学们成长为善于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校园公民。
3、公寓文化要不断传承。公寓文化要真正扎根在一所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永远在同学们的公寓生活中保持鲜活。只有公寓文化真正活在一代代校友的生活和记忆里,才能形成公寓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不定期举办公寓文化活动,可以成为公寓文化的传承,在一代代的学生中传承。
4、成立学生组织——公寓楼管理委员会。依托公寓服务中心成立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是连接同学和学校职能部门以及校友的公益性组织。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工作:公寓软硬件环境改善和公寓文化建设。关注软硬件环境改善是为了改善同学们的居住条件;关注公寓文化建设则旨在建设新联的公寓文化,打造“文化新联”。同时推出了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提供公寓生活相关资讯、重点宣传公寓文化相关活动。
5、完善公寓楼管理委员会制度。这个学生组织由每个楼内热心楼务的同学组成,可以反映楼内的同学意见、参与管理楼内的设备资源、组织楼内的学生活动。公寓楼管理委员会制度主要通过三步来完善。第一步,公寓楼管理委员会风采展示,让同学们有问题可以找到公寓楼管理委员会。第二步,开展公寓楼管理委员会素质拓展培训,增强公寓管楼理委员会的组织性和服务意识。第三步,规范公寓楼管理委员会权利义务,理想的情况是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楼内意见反馈渠道和楼务日常管理制度。
6、开展公寓文化节。公寓文化节通过丰富的活动来号召同学们关注自己的公寓、关注公寓里的文化,如公寓装饰大赛、公寓趣味定向赛、公寓开放日等活动。